上海附近有許許多多所謂的老街或古鎮,七寶老街可能不是最知名的,卻是上海地鐵可以最輕易到達的郊區古鎮景點。

在上海的第三天,十月十三日,由於地陪的女同學企業家夫婿要接待重要的國外客戶,必須和我們的同學旅遊團請假一天,所以只好由女同學Iris獨自出馬,帶著大家到七寶老街遊玩,可能這也是她在上海唯一不會走丟的景區。

我們乘座上海的地鐵,由16轉2號線,再轉9號線抵達七寶老街站,出了車站再詢問路人,轉了兩個彎就到了老街。

老街週邊大多是一些雜貨店,中藥店、服飾店及住宅等,除了一排有一點兒古意的新式路燈之外,一直要看到了一座中式石牌坊,以及排樓內的中式古建築群和寶塔,才確定到了老街。

七寶老街入口處有一座仿古代石牌坊,牌坊上渾厚有力「七寶老街」的四個貼金大字,石牌坊的背面則有「北宋遺存」四個字。石牌坊的四邊石柱,上有「長街還帶宋時雨,小巷猶聽大明鐘。飛紗十里接蒲溪,市聲千年唱金雞」的楹聯,道盡老街的特色。

而民間傳說的「七寶」由來,是佛帶著六樣寶貝從天而降,這六樣寶貝是氽來鍾、金雞、玉斧、玉筷、蓮花、神樹,到了這裡,再加上佛自己,於是就成了七寶,姑且聽之,事實當然不是如此。

老街主要是一條被蒲匯塘小河分成南北兩段號稱大街的狹長巷子,兩旁大多是二層樓的仿古建築,白牆黑瓦,紅木門窗,木製的店號牌懸掛在面街的門上,狹窄的街上鋪蓋著青磚石板,兩旁林立著各式各樣的店鋪,儘管當天不是週末,依然湧入可怕的人潮。

北大街大多是賣各種工藝品、服裝、珠寶首飾、裝飾品的店鋪,四位同行的女生逛的不亦樂乎,男生們只好站在店門口,充當門神保鏢。

橫斷老街的小河蒲匯塘上,有幾條石橋和拱橋。其中的蒲匯塘橋也稱為「七寶塘橋」,連接河兩岸的老街,已有幾百年風雨滄桑的歷史。橋下依然是小橋流水木舟人家,水邊遍布古色古香的吊腳樓、茶樓和餐廳,一派江南水鄉風情,然而橋上的洶湧人潮,打壞了清靜的老街悠情。

過了蒲匯塘橋,就是老街南段,美食的天堂,短短百米街道,匯聚了幾十家讓人眼花繚亂的當地特產小吃店,七寶方糕、七寶大曲、七寶糟肉、七寶湯圓、白切羊肉、叫化雞、臭豆腐、各式大小鳥蛋……,在小巷中一路飄香,刺激著味覺、嗅覺與視覺,而我們是在中午時分經過,來來往往的人手中都捧著各式小吃,更是刺激著肚皮。我們也抵擋不住色香味的誘惑,以七寶的特產小吃,七寶老上海湯圓和白切羊肉米粉作為午餐。 

再往裡走更有牌樓、戲台、老字號、名人紀念館等許多重新修復的建築。到了南大街盡頭,我們再沿著蒲匯塘河邊的街道,尋著一座河畔宏偉的七寶佛塔,來到七寶教寺。

七寶教寺始建於五代,原址位於今天上海市松江區境內的陸寶山下,原名陸寶院,又名福壽庵,是三國時東吳大將陸遜的後裔陸機、陸雲的家廟。五代吳越王好佛,一次他來到陸寶院時,誤認“陸寶”為“六寶”,又賜金字藏經《 妙法蓮花經》 一卷給該院,並稱“此亦一寶也”,就將陸寶院改名為七寶寺。

隨著歲月的蒼桑,朝代的更替,又因吳淞江水泛濫,七寶寺由陸寶山向東搬遷過三次,最後移至今天的蒲匯塘畔。宋真宗御賜一方“七寶教寺”匾額,將二陸的家廟正式改為佛教叢林。此後香火日盛,名聲顯赫,極為輝煌,曾經有“郡東第一剎”之美稱,附近的小鎮也隨之日趨繁榮,因而名為七寶鎮。

到了清朝末年,七寶教寺逐漸衰落,尤其當年太平軍與清兵曾經在七寶鎮附近惡戰,寺中建築多被毀,據說到了杭日戰爭結束時,教寺只剩山門和一棟蓮湧堂建築。

2003年七寶教寺再度重建完成,新建有天王殿、鐘鼓樓、大雄寶殿、講經堂、功德堂、法堂、藏經樓及僧寮、客房等。教寺建築有宮殿式外觀,寬敞明亮的現代化內部,整體古樸莊嚴,氣勢恢宏,殿前廣場東冀,建有七寶佛塔,佛塔八面七層,塔高40餘米,料拱挑簷,頗為壯觀,而且此寺與其他大部分中國大陸收費的寺廟不同,參觀七寶教寺不收門票。

傍晚時分,我們離開老街,來到海上皇宮大酒家,主人是地陪同學的好友,也是上海商界名人,這個餐廳是屬於新派的本幫菜及海鮮,我們被安排在一間有著金壁輝煌吊燈和裝潢的豪華大包廂裏,十二人圍坐在精美的大圓桌,服務人員貼心的擺上一道道傳統好吃的上海菜,桂花糖藕、香干馬蘭頭、醃篤鮮、臭豆腐、熏魚、四喜烤麩、油爆蝦、三黃雞、清蒸鰣魚、響油鱔絲…等,還包括剛上市的清蒸陽澄湖大閘蟹。

最後竟然又端出四十個上海水煎包(生煎饅頭),每個包子都生煎得皮薄軟鬆,焦底酥脆呈金黃色,一口咬下,香汁四溢,咬嚼時有芝麻及蔥香味,令人驚豔,大概是我吃過最好吃的水煎包,我們不顧已經快撐破的肚皮,每個人還是當場吃了一個,剩下的全部打包,可惜成了第二天的早餐,味道就差多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lian九里安西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