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4日,在國家肖像畫廊(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NPG)著名的羅伯特及阿琳科戈德中庭(Robert and Arlene Kogod Courtyard),舉行兩年一度的第二屆美國肖像畫(American Portrait Gala)雞尾酒會,表揚在政治、外交、藝術、科學、娛樂、媒體領域有傑出成就的美國人,並永久收藏他們的肖像。愛滋病研究專家何大一博士(David D. Ho),當日與前國務卿歐布萊特(Madeleine K. Albright)、舞蹈家瓊斯(Bill Jones),導演兼演員史派克•李(Spike Lee) ,以及女演員麗塔•莫雷諾(Rita Moreno)等五人同獲此殊榮。

獲典藏的何大一博士照片(Gregory Heisler, Wiki, blog)

 

華裔設計師林瓔(Maya Lin)獲典藏的肖像

何大一是研究愛滋病的先鋒,他的團隊在1995年成功開發抗愛滋病毒的雞尾酒療法,能減少血液中的愛滋病毒,使愛滋病毒帶原者能活得更久更好。何大一被收藏的肖像是一張1996年他被「時代」雜誌封為「年度人物」的封面照,由著名攝影師海斯勒(Gregory Heisler)所攝。照片中,他正在檢驗被HIV病毒感染T細胞圖片的照片,而圖中紅點就是病毒。

國家肖像畫廊大樓

國家肖像畫廊

美國藝術館展廳

總統大廳(Hall of Presidents)是肖像畫廊最著名的展廳,收集了幾乎所有美國歷任總統的肖像,其中最著名的「蘭斯丹畫像」 (Lansdowne portrait of George Washington)肖像畫,是美國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的標誌性油畫肖像。這幅畫是吉伯特·史都華(Gilbert Stuart) 創作於1796年4月12日,2001年由唐納德·W·雷根基金會(Donald W. Reynolds Foundation)出資,以2000萬美元購買,永久陳列於國家肖像畫廊。而此畫的複製品分別陳列在白宮東廳,康乃狄克州舊州議會大廈和賓州美術博物館。 自從老布希總統(George H. W. Bush)開始,歷任總統任期結束之際,肖像館都會安排畫兩張肖像,一幅留在白宮,另一幅留在肖像館展出。2000年起,從希拉蕊(Hillary Clinton)開始,第一夫人的肖像也列入館藏。

蘭斯丹畫像(Wiki)

總統大廳的總統肖像

國家肖像畫廊早年只收藏具「歷史意義」的肖像,像中人至少要過世十年。雖在之後放鬆限制,但「名氣」仍然是先決條件,所以現在可展出仍在世的美國名人肖像。所以走進畫廊,面對這些牆的畫像和展覽品,可以讓遊客更了解美國政治上重要的歷史人物,以及政治以外各行各業的重要代表人物。創作華府越戰紀念碑的華裔設計師林瓔(Maya Lin)的肖像,也曾在2015年的首屆美國肖像雞尾酒會中,獲得典藏殊榮。

巴特農神廟式的宏偉門廊建築(Wiki)

位於華埠南面,八街與西北F街之間的雷根美國藝術及肖像中心(Donald W. Reynolds Center for American Art and Portraiture),原為歷史地標專利局大樓,建於1836年至1867年間,由花崗岩和大理石落成的外牆,以及仿照雅典巴特農神廟(Parthenon)造型的宏偉門柱,這棟希臘復興建築本身就是一項大型藝術品。

從肖像畫廊三樓望出,遠方是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

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建築被用作醫院,詩人沃爾特·惠特曼(Walt Whitman)曾是住在這裏的士兵,而戰後,林肯總統曾在大樓外舉行第二任就職典禮,並發表著名的第二任就職演說(second inaugural address)。之後,專利局、印地安人事務局、土地總局、和養老金局共同佔用了這棟大樓。紅十字會創始人克拉拉·巴頓(Clara Barton)也曾在此擔任專利局專員。所以1957年,聯邦政府想要拆除大樓時,在公眾要求保存這棟歷史建築的強烈抗議之後,國會授權史密森學會將這個建築作為一個博物館。

美國藝術館的雕塑展廳

The Dying Tecumseh(印第安人肖尼族酋長)

於1962年國家肖像畫廊由國會授權創立。並將畫廊定位為展示「美國的歷史,發展和文化作出重大貢獻的人物」的肖像。第一屆「國家收藏的核心」展覽於1965年(James Smithson誕辰200週年)在藝術和工業大樓展出。博物館於1968年10月7日正式開館向公眾開放。博物館實質上分為兩部分,肖像畫廊(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和史密斯松尼美國藝術館(Smithsonian American Art Museum),所以收藏品包括照片、版畫、繪畫、及雕塑,主要收藏在美國歷史上知名或有影響力的政治家、科學家、將軍、電影明星、運動員等的平面影像及塑像。

三樓的露斯基金中心大廳

博物館成立前後,這棟大樓曾經發生火災以及多次翻修,最後一次是在2007年,將三樓露斯基金中心(The Luce Foundation Center)重新照原圖更新,挑高八角形屋頂以及透光的彩色玻璃的大廳,是維多利亞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兩側四樓的閣樓廂房的展覽室,也都美得令人驚艷,連馬賽克地磚都是照原圖案重新燒製的,導覽義工指出:「原本地磚來自印地安納州的磁磚廠早已不在,而是在英格蘭找到一家老廠重製完成。」由於翻修的經費大多來自雷根基金會與露斯基金會,因此冠上雷根美國藝術及肖像中心和露斯基金中心其名。

優閒在羅伯特及阿琳科戈德中庭喝咖啡

同時也在羅伯特及阿琳科戈德中庭的開放空間上方,加裝了一個波浪形的玻璃鋼結構,看起來漂浮在庭院上,讓自然光線穿透的屋頂和地面流淌的一片泉水,吸引很多孩童來此玩水,也有空調設備,所以如今無論外面是大太陽或是下雪,遊客走累了,都可以優閒在中庭的Courtyard Cafe吃一些輕食三明治或喝一杯咖啡,中庭也成為舉辦雞尾酒會或餐會的最佳場地。

 

本文部分內容刊登於2017年11月25日美國世界日報華府新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lian九里安西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