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江第一鎮的魁星閣

    成都周邊有很多古鎮,大多都已過度開發或太過商業化。李莊少了些商業氣息,多了些淳樸和寧靜,卻有著特殊的抗戰歷史背景,更有許多中國知識分子戰時堅苦奮鬥的故事。

    2017年的金秋十月十日,隨著北美華文作家協會川西旅遊團的17位成員來到成都,由會長吳宗錦及大作家施叔青帶隊,在成都的藍薇塔餐吧,與四川省作協的名作家熊鶯女士邀約的省、市作協代表18人,舉行一場以「傳承與交融中的文化發展」為名展開雙方的交流會。

坐在我的斜對面的《發現李莊》作者岱峻先生

施叔青老師與北美作協總會長吳宗錦帶隊坐談

    藍薇塔餐吧在大廳的中央排了一條長桌,我們就分兩邊而坐,由於我們翌日的行程,就是要前往古鎮李莊遊覽,而《發現李莊》一書的作者,正是坐在我的斜對面的岱峻先生,他一直低著頭看似非常木訥,輪到他發言的時候,才靦腆地開始侃侃而談他與李莊的不解之緣。為了求證那一大段被塵封許久的故事,他還甚至親自前往台灣的中央研究院,收集資料,而後又陸續出版了《李濟傳》、《民國衣冠——風雨中研院》、與《風過華西壩——戰時教會五大學紀》等書,而被視為民國文化史的專家之一。有機會與他面對面閒話民國,他說:「我不贊成神話民國,就如不贊成污化民國一樣。民國不是一個好的時期,但我認同和景仰民國知識人身上具有的那種『溫良恭儉讓』的君子之風。」

    李莊位於「萬里長江第一鎮」的四川宜賓市東郊。長江從這裡開始稱作長江,上游稱作金沙江,長江的重要支流岷江也在此匯入。蜀道自古以來難於上青天,所以擁有大江大河的宜賓就有先天優勢,沿長江而下可以去重慶、武漢直到上海,沿岷江而上可前往成都。李莊在宜賓東面18公里處的長江邊,擁有著相對隱秘卻便利的地理位置。
 
    從梁代大同六年(公元540年)設郡起,李莊至今已有1460餘年的歷史,依長江繁衍生息,形成了「江導岷山,流通楚澤,峰排桂嶺,秀流仙源」的自然景觀。這裡氣候宜人,地形平坦,水陸交通便利,歷史人文景觀薈萃。

名字還叫作魁星閣的假古蹟

我們在魁星閣的長江邊後陽台上吃午餐

    遊覽車將我們在高大的魁星閣前放下,這裏通常是參觀李莊的出口,但是因為已經過了中午,我們就直接走到魁星閣的後陽台上吃午餐。陽台後倚著寬闊的長江,江邊也停泊一連串的船餐廳,由於不是周末,遊客並不多。
 
    魁星閣原建於清光緒年間,為三層全木造建築,梁思成曾評價說:「魁星閣是從上海到宜賓沿長江二千多公里江岸邊上,建造得最好的亭閣。」可惜在文革時被毀,現在的魁星閣,是1998年在距原址100公尺處重建的五層仿古式建築。

李莊白肉,清香爽口,肥而不膩

 

    李莊的特色食物有花生、黃粑、黃辣丁、白肉、白酒、白糕,並稱為「一花、二黃、三白」,以李莊白肉最為出名,也是來李莊一定要吃當地特色菜,我們的餐桌上,當然也少不了它。李莊白肉用的是皮薄肉嫩、肥瘦比例恰當的豬後腿,煮熟後放涼,刀法嫻熟的廚師用很大的刀片,切出幾乎一樣大小,而且近似透明的薄片。據說最標準的吃法是將肉片夾起捲在筷子上,在調味碟里蘸了醬料,再直接一口吃下,清香爽口,肥而不膩。

古鎮處處飄散著酒香

    餐後我們隨著地陪導遊沿著長江邊的一條林蔭小道,漫步走向古鎮景區中心,小道兩邊大都是做生意的商家和小攤販,右邊臨江盡頭的河灘上是李莊中學運動場,左邊則是古街道區。街道旁隨處可見售賣李莊白酒的店鋪,一家大型酒廠就位於李莊景區的入口處,使得大半的古鎮都飄散著酒香。李莊白酒是以當地盛產的高粱釀造,經發酵蒸餾而成,存放一段時間後才販售,有「李莊五糧液」之稱。

    古鎮上酒肆茶樓商店小販林立,基本上仍保存明清的格局和風貌,石板街道,兩旁多為清代建築,這裡的每一座院落、一條小巷、一塊石磚,都見證著李莊的悠久歷史。其中蓆子巷是李莊古街巷的代表,因過去這裡是草蓆加工銷售一條街,彎彎曲曲的巷子兩邊,一棟棟木結構的兩層民居,粉牆、格窗、青瓦,古樸而凝重。婆娑的光影裡流動著歲月的滄桑,當時除了我們一群人之外,靜謐的巷子裡,只有三兩老人、婦女和孩子,或坐在石階上,或立於門內,或聊天、或發呆。

李莊的各類廟宇林立

    因為地理位置好,李莊的各類廟宇林立,也都有一定的規模,號稱「九宮十八廟」,導遊說:「其實這並非確定的數字,而是形容其廟宇之多,根據資料考證,李莊大大小小的廟宇近40座,如今許多廟宇,在自然和人為的浩劫中不復存在。」現在仍然保留了一些明清時期建築特色的廟宇、殿堂、古戲樓、古民居等。如原名禹王廟的慧光寺、玉佛寺、東嶽廟等,因為木雕、石刻和建築藝術精妙,成為現存古建築的代表。其中被古建築大師梁思成讚譽為李莊「四絕」的魁星閣、旋螺殿、張家祠百鶴祥雲窗、慧光寺九龍碑,如今只剩三絕。現在李莊將東嶽廟改成同濟工學院舊址陳列館、張家祠為中央博物院舊址陳列館、祖師殿則是同濟醫學院舊址陳列館、其它還有川江航運陳列館等等。必須買票才能入內參觀,所以保存尚稱完好,走進其中,依然仿佛時光倒流。

慧光寺前的雕像

「四絕」之一的慧光寺九龍碑

同濟大學內遷李莊的路線圖

當年辛苦地內遷與造冊保存

   同濟大學的前身是1907年德國人創辦的德文醫學堂,後改名同濟德文醫學堂,1923年定名為同濟大學。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後,日本空軍為了清理日軍前進道路,將同濟大學炸為平地,只能被迫遷往內地。爾後,李莊的開明士紳們,聽說同濟大學正在尋覓遷川地點,於是向同濟大學發去了「同大遷川,李莊歡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給」的16字電報,力邀其遷往李莊。於是同濟大學最終在1940年秋遷往李莊,隨後,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國營造學社、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金陵大學文科研究所等文化科研機構,也紛紛在1940年冬天內遷至此。
 
    當時人口僅三千左右的李莊,接納了約一萬兩千多內遷的學者、學生,包括傅斯年、李濟、董作賓、陶孟和、劉敦楨、梁思成、林徽因、童第周、李方桂、梁思永在內的眾多知名學者。在李莊大約五、六年的期間,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發表了學術研究論文集《六同別錄》,董作賓完成了《殷歷譜》,梁思成完成了《中國建築史》、《圖像中國建築史》。這應該是他們一生中最為艱難的歲月,卻書寫了最為輝煌的一頁,他們的堅持與情懷,也造就了中華文化在烽火中的奇跡。使得李莊,與重慶、成都、昆明並稱為抗戰時期大後方的四大文化中心。
 
    編寫中國科技史的英國作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回憶當時的李莊時,寫道:「當時的李莊有一群衣衫襤褸、滿臉鬍碴、遠離文明的人,但是都說著標準的牛津英語。他們在一個沒有電,沒有廁所的李莊待到了抗戰勝利。」
 
    在李莊時期的同濟大學,校本部設在李莊的慧光寺,東嶽廟成了工學院,祖師殿成了醫學院,南華宮成了理學院,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因有大批國寶文物,被安置在張家祠。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和人類體制研究所安置在鎮外七八里的板栗坳,社會科學研究所安置在鎮外三四里的石崖灣和門官田,梁思成主持的營造學社則被安置在上壩月亮田。

同濟大學醫學院被改成視聽室的原解剖館

    在祖師殿的同濟大學醫學院,因陋就簡地設立解剖館進行教學,仍然堅持嚴謹的教學傳統,令人佩服。但是當我們參觀祖師殿醫學院舊址時,已經被改成視聽室的原解剖館中,正在播放了一段荒謬的傳奇故事……。
 
    「一天上午,一位工人爬上房頂,整修損壞的屋瓦,當他揭開了幾片瓦後,一股刺鼻的氣味,使他好奇地往下一看,不得了啦!他差點嚇得沒跌下屋頂。原來屋內竟然有好幾個穿著白袍的人,手上拿著刀子,圍在一具赤身裸體的死人,上下其手!更嚇人的是,旁邊有一具骷髏,架子上還有幾個玻璃罐泡著心、肝之類的內臟。回到家之後,這位工人像中了邪一般,躺在床上臉色發白口吐白沫,家人忙問他發生了什麼事?好久之後,才結結巴巴地說道:「那…那個…洋…洋學堂裡,在…在吃人…!」家人及左鄰右舍聽得驚訝萬分,但工人發誓,說是親眼所見,大伙們於是決定親自去看了再說。
 
    幾個膽大的村民,也爬上房頂揭開瓦看看,看到同樣的場景,認為這「洋學堂」果真幹起了殺人的勾當,於是憤怒的村民們拿起扁擔、鋤頭,包圍了祖師殿,叫校方馬上交出「殺人犯」。更有人說前不久某村有人失踪,是不是也被弄到這裡殺來吃了?由於事態迅速擴大,人群愈集愈多,於是校方連夜上報宜賓專區。
 
    宜賓專區的專員是冷薰南,據報後,不敢怠慢,立即趕赴李莊,當時同濟大學門外,村民仍然與校方對峙。冷專員首先進入醫學院內,了解情況以後,再由校長陪同,走出校門面對群情憤激的民眾說:「諸位父老鄉親,在我冷某轄下不管發生什麼事,責任都在我,請大家相信我一定據實查辦,請大家稍安勿躁。」安定群眾的情緒後,再請大家推選出數位德高望重的人作為代表,隨他一起入內查看。
 
    經過解剖室負責人耐心地講解解剖與醫病的關係,再帶領大家實地參觀屍體解剖的各種標本,詳細說明了在醫學上的用途和意義,並強調這些受過解剖訓練的醫師,未來可以在前線迅速確實地治療受傷的官兵。終於使這些李莊代表開了眼界。這些代表再出來向鄉親們說明原委,才平息了風波。」
 
    雖然我未必百分之百記得故事的所有細節,但是這成為了當地口耳相傳的一段佳話。歲月把滄桑留給了李莊,也留下曾經發生在這裡的故事。

張家祠李莊抗戰文化陳列館的百鶴祥雲窗

    設在張家祠李莊抗戰文化陳列館,展示著抗戰時期同濟大學和其它研究機構遷駐李莊的辛苦歷程。原是李莊望族張家的宗祠,建於清道光年間,由前殿、後殿、廂房組成。祠內有用整塊上等楠木雕刻的50扇窗頁(現存24扇),每頁窗面上都雕刻著形態不一的兩隻仙鶴,四周以鏤空雕刻出線條的祥雲襯托,共有100只栩栩如生的仙鶴,故稱「百鶴祥雲窗」。導遊說:「張家以每扇窗頁紋銀14兩的價格,請手藝高超的匠人雕刻,而當時一個正一品官的月俸銀才15兩,可見其造價之高。」
 
    如今的祖師殿外,同濟師生栽種的樹木已然成蔭;張家祠裡,百鶴祥雲窗依舊栩栩如生……,漫步青石板上,徘徊在古樸小巷中,撫摸著斑駁牆面,細數座座古屋舊址,一磚一瓦間,先人們的蹤跡依然可尋。

    張家祠大殿的兩根大柱子上,刻有一幅同濟校友霍潤藻博士的長對聯,上聯是「憶當年油盞寒窗惟德意志是觀回首達望難忘此生互嘗甘苦」,下聯為「到今朝異域有成依美利堅作範飲水思源勉懐惜日共濟同舟」,這對於同為德國人辦校的輔仁大學校友,而今在美國討生活的我,似乎也非常貼切。
    在那裡,見到了李莊獨特的抗戰精神,而今天,寫完了這篇遊記,看著照片,好像讓我再度夢遊了李莊無數次。 
 
 
全文刊登在2019年2月21日華府新聞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lian九里安西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