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二十一屆「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國家文藝獎,歷經六個多月的推薦、提名、評選過程,原先預訂三月中的頒獎典禮,因為新冠疫情延到十月三十日在新北市淡水的雲門劇場舉行。華府作協永久/常青會員小說家黃娟獲國家文藝獎文學類奬,由其三妹黃惠信女士代表,從著名詩人李魁賢手中得到代表臺灣文學界的最高榮譽。
黃娟得獎的理由是:「小說家黃娟女士的創作就題材的開創性,表現手法的獨特性上,都是台灣文學史中不容忽略的聲音,從日治時代到移民經驗,從女性的自覺到民族的歷史,黃娟一直默默耕耘,堅持自己的路,展現了純粹深刻的藝術特質,極具代表性。」
本名黃瑞娟的黃娟是桃園楊梅客家人,1934年出生於新竹市,後遷居臺北,先後畢業於新竹女中初中部、臺北女子師範學校,曾任中小學教師。
從小就喜歡文學,上學前就已經看過不少兒童讀物。小學一年級時,以日文寫的第一篇作文〈遠足〉,即由級任老師請她在課堂上朗誦。以後唸書的階段,作文成績一直是全班之冠。雖然後來經歷從日文轉換到華文的痛苦過程,似乎很快就克服困難。而後她的日文能力不但未減退,反而隨著年齡而增長,這歸功於她不只愛讀寫華文,也同時仍然閱讀日文小說的原故。
1960年代開始小說創作,曾以長篇小說處女作《愛莎岡的女孩》得到主編王鼎鈞的關注,在中國時報的前身《徵信新聞報》•《人間副刊》連載時,當時曾引起了很大的迴嚮而享譽文壇。王鼎鈞在他的《回憶錄四部曲》•《文學江湖》一書中,還特別提到黃娟。客家文學大老鍾肇政是她的啟蒙老師,並為她取筆名「黃娟」,與李喬、鍾鐵民、劉慕沙等位列為同期客籍作家,她也曾獲客家終身貢獻獎。
1968年赴美定居,將重心寄予家庭而沉潛多時,也被臺灣文壇遺忘甚久,1982年舉家遷居紐約,1983年才再度復出文壇。
她是台灣戰後第二代少數著名女性小說家之一,超過50年的文學創作,始終忠實於自己的風格,觀察細微的人生,並能捕捉時代的脈動。出國前的早年小說作品背景自然是台灣,故事內容也呈現了1960年代台灣社會的風貌,大多數以女性的遭遇爲主。
在美國東山再起之後,她不再只是重視女性成長議題,或是離情依依的劇情,而筆下描寫的則多半是「臺美人」的奮鬥故事,蛻變成「臺美文學」作家的特質。除此之外,她更積極的參與文學、民主運動及客家鄉親的各項活動,曾任北美臺灣文學研究會會長,1988年獲吳濁流文學獎,1999年獲吳三連獎。
其著述甚豐,其中她在65歲時,回臺灣做田野調查後,寫成的大河小說作品《楊梅三部曲》中《歷史的腳印》、《寒蟬》和《落土蕃薯》最著名也最具代表性,深入展現了女性觀察的細膩;其他作品如《虹虹的世界》、《啞婚》、《山腰的雲》、《心懷故鄉》、《我在異鄉》⋯等,也都膾炙人口,至今共出版17本書。
《故鄉來的親人》是一本復出後所完成的長篇小說,書中的情節都曾發生在作者或她的朋友或朋友的朋友身上的真實故事,她用一隻筆將所有故事串成一部緊湊連貫的小說,忠實地反應了「臺美人」的生活感受。80年代也正值臺灣民主運動蓬勃發展,受到故鄉政治事件的影響,讓這本作品更有深度和廣度,貼近時代的人與事,這也是黃娟作品的特色之一,也讓她再度被臺灣文壇憶起,在當今台灣文壇小說家脫穎而出。
1985年9月舉家遷居至華府地區後,曾經活躍於華府作協十多年,有<機會均等>(1998年)、<後繼者>(2001年)、<奶盒上的相片>(2003年)、<寂寞的月>(2004年)、<秋子>(2005年)等如今可追溯的數篇短篇小說,分別刊登在華府作協的歷屆年刊上。今年86歲高齡的黃娟仍是華府作協常青會員,因為不開車,在夫婿過世之後,儘管身體依然健朗,已經很少出席活動。
獲知得獎後,黃娟還特別為華府作協發表一段得獎感言:「寫作是一條寂寞的路,尤其是在海外,我們不知道讀者在哪裡?也不知道哪個編輯會採用你的稿?但是有感而發,尤其是自認為使命之作,就要勇敢地寫下去⋯⋯,總有一天會遇到知音的。願與華府作協朋友共勉之!」
三妹黃惠信女士代表黃娟從著名詩人李魁賢手中得到代表臺灣文學界的最高榮譽
全體得獎者與總統合影
註:成立於1974年的「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的舊制, 1996年起改由「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接手,舊制已辦二十二屆,新制卻從第一屆開始每年頒獎,2015年改為兩年一頒。新制則較重視終身成就,未必與當年成就有關,如文學類則僅一人得獎,為獎勵以生命力量堅持持續藝術創作,並積極創造獨特且具現代性的風格之藝文工作者。獎項分為舞蹈、戲劇、文學、美術、音樂、電影及建築七類。
全文刊登在2020年11月4日美南報系•華府新聞日報•〈人在洋邦〉專欄,全美聯線刊出
聯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